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2603666
首页
晖仁简介 特色技术 典型病例 康复问答 专家介绍 就医指南 政策法规 远程会诊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康复知识
导航栏
医院新闻
典型病例
康复知识
专家介绍
康复问答
特色技术
政策法规
 
康复知识
 

性格“孤独”还是“孤独症”?

时间:2014-07-29 17:10:21  来源:  作者:

 案例:

    凡凡,一个4岁的男孩,在上幼儿园之前,家里人就发现喊他名字无反应,讲话少,不主动讲话,有时自言自语,听不懂,不合群,与家人无交流,自娱自乐,不知道陌生和害怕。进入幼儿园小班后,老师反映他不和其他小朋友玩,对集体游戏无兴趣,不懂游戏规则,上课时离开座位,不听老师指令,就像一个“独行侠”一样,无法适应幼儿园的学习。妈妈非常着急,听说有一种病叫“孤独症”,担心自己的孩子也患了这样的病,家里又有人说:“没事,小孩就是性格孤僻,我小时候也这样,长大就好了,让他多和其他小朋友玩。”妈妈不知所措。

   “孤独症”作为一个疾病的诊断名词,在儿童精神医学界已经存在六十余年,1943年,美国精神科医生Kanner首次提出“婴儿孤独症”概念,用于描述具有极度孤独、言语发育延迟、行为刻板僵化的一群孩子。近几年,随着媒体的关注,“孤独症”这一名词也越来越多的见诸于报纸等媒体,用于形容具有孤独特质的人,形成独特的媒体用词。很显然,医学界和媒体关于“孤独症”的定义有着本质的不同。

    孤独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早年有研究认为孤独症和父母早期养育的冷漠密切相关,形容孤独症儿童的妈妈是“冰箱妈妈”,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认为家庭的早期养育只是影响了孤独症症状的发展,尽管至今脑影像学和基因等研究仍不能明确病因,但孤独症是一种器质性的疾病已经被普遍接受,并且会影响到终身,2006年,孤独症作为精神残疾已被纳入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十一五”残疾人康复规划》中。

    医学界对“孤独症”的定义有着严格的症状标准,我国2001年公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定义“孤独症”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社会交往质的损害;语言交流障碍或异常;行为刻板,兴趣狭窄。社会交往的缺陷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

    孤独症儿童和性格孤独的儿童在社会交往上的表现存在本质的不同。在早期发育阶段,孤独症儿童就会表现和父母不亲,缺少目光的对视和交流,眼神常常飘忽不定,难以对父母产生依恋,没有和父母情感的共鸣,比如共同的快乐等,喊其名无反应,对人不理不睬,无与人交往的欲求,喜欢一个人待着,对环境熟视无睹,自娱自乐,恍若无人,没有陌生感;而性格孤独的儿童对父母或熟悉的人有依恋,有与人交往的欲求,常常因为是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而表现回避,并有紧张、害怕、羞怯等情绪反应,与人有眼神的交流,可以和少数熟悉的伙伴一起玩。

    语言交流上二者表现也不同。即使经过多年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也常常缺乏主动性语言,或者其主动性语言仅仅局限在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上,比如吃饭、喝水等,而缺少和父母经验分享的能力,比如和父母分享学校的事情、评价他的伙伴、自己的情绪等;性格孤独的儿童具有很好的经验分享的能力,他们较少的讲话常常因为对方的陌生而“不愿意”,并不像孤独症儿童是本质上的“缺乏”。

    孤独症儿童存在特殊的行为方式,活动带有重复性和刻板性,比如手举在眼前长时间凝视、晃手、来回奔跑、旋转身体、喜欢旋转的物品、东西放在固定地点不许变动等,活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感觉混乱,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对普通儿童喜欢的玩具并不感兴趣,却对某些物品特别迷恋,饮食单一,拒绝其他食物,睡眠常常不好,半夜醒来后许久不能入睡;性格孤独的儿童有着和正常儿童相似的行为方式和兴趣。

    由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需要及早及终身干预和治疗,而性格上的孤独是一种个性特质,仍在正常范围内。

    个案中的凡凡从所提供的资料来看,有较大的孤独症的可能性,建议进行专业的孤独症相关的心理评估及检查,尽早进行干预。

晖仁简介 特色技术 典型病例 康复问答 专家介绍 就医指南 政策法规 远程会诊
 
地址:铜陵市北京中路238号残联大楼  电话:2603666  传真:0562-2805899  邮编:244000  邮件:2848354503@qq.com 先锋网络
Copyright 2013-2015 Tongling CDPF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